“术语”的版本间的差异
(创建页面,内容为“术语(terminology)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的称谓的集合,在我国又称为名词或科技名词(不同于语法学中的名词)。...”) |
|||
(未显示1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) | |||
第1行: | 第1行: | ||
− | + | 术语(terminology)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的称谓的集合,在我国又称为名词或科技名词(不同于语法学中的名词)。 | |
+ | |||
+ | 术语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,是思想和认识交流的工具。 | ||
+ | |||
+ | 根据国际标准,“术语”一词仅指“文字指称”。但许多人使用此词颇为混乱,时而指指称,时而指概念。这可能是由于言者脑中概念漂移。但也可能同加拿大术语学家隆多给出的另一定义有关,即视术语为索绪尔意义的语言符号,为所指和能指的统一体。 | ||
+ | |||
+ | == 基本特征 == | ||
+ | |||
+ | === 专业性 === | ||
+ | 术语是表达各个专业的特殊概念的,所以通行范围有限,使用的人较少。 | ||
+ | |||
+ | === 科学性 === | ||
+ | 术语的语义范围准确,它不仅标记一个概念,而且使其精确,与相似的概念相区别。 | ||
+ | |||
+ | === 单义性 === | ||
+ | 术语与一般词汇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的单义性,即在某一特定专业范围内是单义的。有少数术语属于两个或更多专业,如汉语中“运动”这个术语,分属于政治、哲学、物理和体育 4个领域。 | ||
+ | |||
+ | === 系统性 === | ||
+ | 在一门科学或技术中,每个术语的地位只有在这一专业的整个概念系统中才能加以规定。 | ||
+ | |||
+ | === 本地性 === | ||
+ | 术语往往由本民族的使用的文字构成的词汇(包括一些词素)构成。成为术语后,与原词的意义部分地或完全地失去了联系。 术语也可来自专名(人名、地名), 如“瓦(特)”(Watt),“喀斯特” (Carst)等等。但一般的专名不是术语,尽管它们也以单义性为基本特征。术语还常来自外来语,通过音译(如“雷达”、“坦克”)、意译(如"硬件"、"软件")、半音半意译(如“[[拖拉机]]”、“加农炮”)或从其他使用和本民族一样文字的语言的词汇(如“空港”、“通勤”、|“乘降”)等方式借入。在一些语言中越来越多的术语来自外来语。术语和外来语的引进方式虽有不少共同点,但二者之间不完全相等,有专业性,既是术语,又是外来语(或借词);无专业性,则只是外来语。另外,术语根据其使用范围,还可以分为纯术语、一般术语和准术语,其中纯术语专业性最强,如“等离子体”;一般术语次之,如“压强”;而准术语,如“塑料”,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,逐渐和一般词汇相融合。 | ||
+ | |||
+ | == 构成要求 == | ||
+ | '''单名单义性∶'''在创立新术语之前应先检查有无同义词,并在已有的几个同义词之间,选择能较好满足对术语的其他要求的术语。 | ||
+ | '''顾名思义性∶'''又称透明性。术语应能准确扼要地表达定义的要旨。 | ||
+ | |||
+ | '''简明性∶'''信息交流要求术语尽可能的简明,以提高效率。 | ||
+ | |||
+ | '''派生性∶'''又称能产性。术语应便于腹词,特别是组合成词组使用的基本术语更应如此。基本术语越简短,构词能力越强。 | ||
+ | |||
+ | '''稳定性∶'''使用频率较高、范围较广,已经约定俗成的术语,没有重要原因,即使是有不理想之处,也不宜轻易变更。 | ||
+ | |||
+ | '''合乎语言习惯∶'''术语要符合语言习惯,用字遣词,务求不引起歧义,不要带有褒贬等感情色彩的意蕴。 | ||
+ | [[分类:术语]] |
2016年7月29日 (五) 14:37的最新版本
术语(terminology)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的称谓的集合,在我国又称为名词或科技名词(不同于语法学中的名词)。
术语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,是思想和认识交流的工具。
根据国际标准,“术语”一词仅指“文字指称”。但许多人使用此词颇为混乱,时而指指称,时而指概念。这可能是由于言者脑中概念漂移。但也可能同加拿大术语学家隆多给出的另一定义有关,即视术语为索绪尔意义的语言符号,为所指和能指的统一体。
基本特征
专业性
术语是表达各个专业的特殊概念的,所以通行范围有限,使用的人较少。
科学性
术语的语义范围准确,它不仅标记一个概念,而且使其精确,与相似的概念相区别。
单义性
术语与一般词汇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的单义性,即在某一特定专业范围内是单义的。有少数术语属于两个或更多专业,如汉语中“运动”这个术语,分属于政治、哲学、物理和体育 4个领域。
系统性
在一门科学或技术中,每个术语的地位只有在这一专业的整个概念系统中才能加以规定。
本地性
术语往往由本民族的使用的文字构成的词汇(包括一些词素)构成。成为术语后,与原词的意义部分地或完全地失去了联系。 术语也可来自专名(人名、地名), 如“瓦(特)”(Watt),“喀斯特” (Carst)等等。但一般的专名不是术语,尽管它们也以单义性为基本特征。术语还常来自外来语,通过音译(如“雷达”、“坦克”)、意译(如"硬件"、"软件")、半音半意译(如“拖拉机”、“加农炮”)或从其他使用和本民族一样文字的语言的词汇(如“空港”、“通勤”、|“乘降”)等方式借入。在一些语言中越来越多的术语来自外来语。术语和外来语的引进方式虽有不少共同点,但二者之间不完全相等,有专业性,既是术语,又是外来语(或借词);无专业性,则只是外来语。另外,术语根据其使用范围,还可以分为纯术语、一般术语和准术语,其中纯术语专业性最强,如“等离子体”;一般术语次之,如“压强”;而准术语,如“塑料”,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,逐渐和一般词汇相融合。
构成要求
单名单义性∶在创立新术语之前应先检查有无同义词,并在已有的几个同义词之间,选择能较好满足对术语的其他要求的术语。 顾名思义性∶又称透明性。术语应能准确扼要地表达定义的要旨。
简明性∶信息交流要求术语尽可能的简明,以提高效率。
派生性∶又称能产性。术语应便于腹词,特别是组合成词组使用的基本术语更应如此。基本术语越简短,构词能力越强。
稳定性∶使用频率较高、范围较广,已经约定俗成的术语,没有重要原因,即使是有不理想之处,也不宜轻易变更。
合乎语言习惯∶术语要符合语言习惯,用字遣词,务求不引起歧义,不要带有褒贬等感情色彩的意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