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D003-2011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(试行)/05工程地质
来自能源智库
工程地质
概 述
简述光伏发电工程概况。
简述前阶段勘察工作主要成果以及本阶段勘察依据、工作内容和完成的工作量,附勘探工作量汇总表。
区域地质及构造稳定性
说明区域地质情况、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性等,
根据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》(GB 18306-2001)确定光伏发电工程场址50年一遇超越概率10%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。
对于地质地震条件复杂的大型光伏发电工程或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及以上地区,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。
评价区域构造稳定性。
场地工程地质条件
地形地貌。
阐述场址区地形、地貌类型等。
地层岩性。
阐述场地各岩(土)层的名称、颜色、性质、成因类型、地质年代、岩层产状、风化程度及分带的分布规律和特征。重点描述不良岩(土)层分布范围、厚度、结构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等。
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。
统计分析现场和室内岩土体的物理力学试验、测试成果,提出各岩(土)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及承载力特征值,不同桩型的侧阻力标准值和端阻力标准值。
分析并提出建(构)筑物基础建议的持力层和桩端持力层,提出岩(土)体电阻率。
水文地质条件。
叙述地基岩土含水层类型、特征、埋藏条件、补给与排泄条件和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等。评价地下水对混凝土、钢结构的腐蚀性。
光伏发电工程站址工程地质评价
评价拟建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及场址工程建设的适应性。
进行场址工程地质分区,
对场址区地基持力层的承载能力与埋深、抗滑稳定、变形及不均匀沉降、砂土地震液化、软土震陷、岩(土)体震动液化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出评价。
提出地基各岩(土)层强度指标建议值、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桩基参数建议值等。
评价地下水及岩(土)体对混凝土和钢结构的腐蚀性。
提出各类建(构)筑物基础形式建议方案及地基处理建议。
结论及建议
提出工程地质评价结论与建议。
附表、附图
附表
- 岩(土)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。
- 地下水水质分析统计表等。
附图
-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。
- 工程地质柱状图。
- 原位测试成果。
- 室内试验成果。
- 工程地质纵、横剖面图。
- 区域地质构造图。